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管理碩士 > 2017年公共管理碩士MPA考試行政學復習重點之行政組織

2017年公共管理碩士MPA考試行政學復習重點之行政組織

2017年05月15日 14:56:33 文章來源:尚德機構
  •   行政組織:即政府機關。它是一種社會組織,為行使國家權力,管理公共事務,通過權責分配、層次結構、人員安排所構成的國家行政機關的完整體系。是靜態結構和動態過程的統一體。由四大要素組成:物質要素、精神要素、環境要素、目的要素。

      行政組織的設計原則

      1、古典組織理論學者(靜態結構角度)

      (1)完整統一原則:簡單緊湊、事權集中

      (2)協調一致原則:組織內部各部門要通力合作與溝通

      (3)指揮順暢原則:組織結構的安排力求無障礙

      (4)管理經濟原則

      (5)事權確實原則

      2、行為科學理論學者(從結構硬件走向內部人際關系、信息溝通等組織軟件)

      (1)巴納德:組織權力建立在下級同意基礎上、組織與其職能保持平衡關系、注重發揮非正式組織的作用

      (2)西蒙:組織的建立與決策過程聯系起來

      (3)梅奧:不僅注重法定權力結構,還應注重人際關系群

      3、權變理論學者(系統、動態的觀點)

      重視環境自變量對組織設計的影響,適應當時的具體情況而采用不同的組織設計,組合成不同的組織結構

      4、綜合歸納

      (1)命令統一原則

      (2)精簡精干原則

      (3)效率原則

      (4)分工協作原則

      (5)權責一致原則

      (6)幅度適中原則

      (7)權變原則

      (8)法制原則

  •   行政組織體制

      1、首長制和委員會制——根據行政組織中最高決策權所屬人數

      首長制指行政組織最高決策和管理權力由行政首長個人行使并負責。優點是權力集中,責任明確,指揮有力,行動迅速,易于保密。缺點是容易濫用權力,獨斷專行,無人監督牽制;行政效能與首長能力密切相關。

      委員會制指行政組織決策和管理權力由若干人組成的委員會共同行使,按少數服從多數或協調一致的原則集體決定、共同負責。優點是集思廣益,處事周全;相互牽制,防止專斷。缺點是:責任不明確,易推諉爭功,力量有時難以集中;決策遲緩,效率低下;容易泄露機密。

      ◆在我國實行首長制,也吸收了委員制長處,重大問題經集體討論由首長集中決定。

      2、層級制和職能制——根據行政組織構成單位的功能和性質

      層級制指行政組織縱向分為若干層級,上下層業務性質相同且有隸屬關系,業務范圍由上至下逐層縮小。優點是組織系統業務相通,便于溝通領導,權力集中,易于指揮。缺點是上級任務繁雜,缺乏專業分工;下級疲于應付指令;容易造成信息傳遞失真。

      職能制指行政組織橫向分為若干部門,每個部門所管業務內容不同且互不統屬,但所轄范圍大小基本相同。優點是業務專一,責任明確,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缺點是容易排斥集中領導和統一指揮;缺乏溝通,各自為政,難以形成合力。

      ◆目前大都是將層級制與職能有機結合起來,以層級為基礎,在每一層級進行職能分工。在我國,層級如國務院、省、市、區、鄉,職能如國務院設若干部委。

      3、集權制和分權制——根據行政組織權力的使用特點

      集權制指權力集中在上級機關,下級處于被動受控地位,凡事唯上。優點是標準一致政令統一,便于集中力量,統籌兼顧。缺點是下級積極性不能得到發揮,不能及時處理行政事務,容易導致獨裁。

      分權制指下級在其管轄范圍內有較大裁量權,上級不過多干涉。優點是可因地發揮特長處理事務,易激發積極性。缺點是權力分散,上級組織與下級目標有時不一致,彼此分離,甚至造成組織分裂。

      ◆孫中山認為:凡事務有全國一致之性質者,劃歸中央;有因地制宜之性質者,劃歸地方。

      我國在實行集權制的同時,吸收分權制的一些優點。

      4、完整制和分離制——根據行政部門中同一層級所受的指揮和控制

      完整制又稱集約制,組織中同一層級的各機關受一個機關或首長指揮、控制、監督的組織體制。優點是指揮統一、權力集中,權責明確,易于溝通,步調一致;便于統籌全局。缺點是缺乏監督制約,容易專斷擅權;下級容易失去主動性和積極性。

      分離制又稱獨立制,組織中同一層級的各機關受兩個以上的機關或行政首長指揮、控制、監督的組織體制。優點是:相互牽制,防止獨斷專行;易于發揮下級主動性和積極性。缺點是政出多門,各自為政,統屬不清,責任不明,推諉扯皮。

      5、矩陣組織體制和立體多維組織體制

      矩陣組織體制是為解決某項特殊任務而組建的臨時性工作組織體制,縱向職能系統、橫向項目小組,小組成員接受雙重領導。優點是有利于發揮專業技術,攻克復雜技術難題。缺點是雙重領導易產生沖突,人員變動大易造成心理不穩、意見分歧和相互扯皮。

      立體多維組織體制是在矩陣基礎上適應新形勢要求而產生的,指一個組織結構中包括多個方面的管理機構,使更好協調,更易發揮效率。

      組織沖突的概念、類型、特點及解決方法

      1、概念:組織內部成員之間、成員個人與團體之間、不同團體之間,由于利益上的矛盾或認識上的不一致而造成的彼此抵觸、爭執、攻擊的組織行為。

      2、類型與特點:

      (1)組織中個人沖突:個人角色沖突、個人之間沖突。

      (2)組織中個人與團體之間的沖突: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之間的沖突。認同度越高,越融合,沖突越小;反之,沖突越大。

      (3)組織中團體之間的沖突:不同層級間、不同職能間、指揮系統與參謀系統之間、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之間。

      3、解決方法:

      (1)面對問題或解決問題(雙方共同協商,擺明意見,尋找解決途徑,消除紛爭)

      (2)潤滑雙方分歧(暫時隱藏沖突,仍有爆發可能)

      (3)強迫執行(改變表面行為,無法改變內在態度)

      非正式組織的功能

      ◆概念:對非正式組織的研究起源于霍桑實驗,由巴納德首次提出,指正式組織內的若干成員由于生活接觸、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經人為設計而產生的交互行為和共同意識,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人際關系。

      1、正功能

      (1)調節、彌補正式組織的不足

      (2)加強組織內部的意見溝通

      (3)有助于增強成員內部凝聚力

      (4)使組織成員遵從團體的文化價值規范,增進團結,保持和諧

      (5)有助于對組織成員的控制,影響和規范人的行為

      (6)給組織成員社會滿足感

      (7)改善組織氣候,有利于組織目標的實現,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2、負功能

      (1)反對變革

      (2)任務沖突

      (3)傳播謠言

      (4)順應控制

      學習型政府的特征

      (1)注重政府責任和共同愿景

      (2)改革政府組織結構,將層級制的官僚結構變革為扁平化、地域化的組織形式

      (3)改革政府人事制度,建立靈活有效的人事管理機制(彈性模式,重視能力、績效,克服資歷至上的保守性)

      (4)政府與社會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使政府及時了解社會需求并據此制定合理解決方案)

      (5)政府管理的民主參與(注重決策與執行環節中的公眾特別是專家的參與性)

      (6)以績效為管理坐標

      (7)以創新為行為標準


如果遇到報考疑惑,可點擊免費咨詢,一對一報考指導
免費試聽
報考提醒
關注官微

關注尚德機構官網

下載APP

下載尚德機構APP

企業合作
精品厕所偷拍各类美女tp嘘_老司机午夜精品99久久免费_欧美成人一区二区_亚洲国产AV情欲放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