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會計中級職稱 > 2016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模擬試題及答案(2)

2016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模擬試題及答案(2)

2017年05月08日 14:37:30 文章來源:NULL

  11

  因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在編制合并資產負債表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只調整年初未分配利潤

  B.

  不調整年初未分配利潤

  C.

  不調整合并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

  D.

  應當調整合并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

  參考答案:D

  12

  A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4年5月10日購入需安裝設備一臺,價款為500萬元??傻挚墼鲋刀愡M項稅額為85萬元。為購買該設備發生運輸途中保險費20萬元。設備安裝過程中。領用材料50萬元,相關增值稅進項稅額為8.5萬元;支付安裝工人工資12萬元。設備于2014年12月30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采用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預計使用10年,預計凈殘值為零。不考慮其他因素,2015年該設備應計提的折舊額為(  )萬元。

  A.

  102.18

  B.

  103.64

  C.

  105.82

  D.

  120.64

  參考答案:C

  13

  甲公司于2013年1月1日取得乙公司20%表決權股份,能夠對乙公司施加重大影響。甲公司取得該項投資時,乙公司各項可辨認資產和負債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相同。2013年8月,乙公司將其成本為600萬元的某商品以900萬元的價格出售給甲公司,甲公司將取得的商品作為存貨。至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仍未對外出售該存貨。乙公司2013年實現凈利潤4800萬元。假定不考慮所得稅因素。甲公司在確認應享有乙公司2013年凈損益時正確的處理是(  )。

  A.

  個別財務報表中應抵銷投資收益60萬元

  B.

  乙公司在此項交易中實現凈利潤60萬元

  C.

  合并財務報表中應抵銷存貨120萬元

  D.

  甲公司在合并財務報表中不用調整存貨賬面價值

  參考答案:A

  14

  下列關于年度合并財務報表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

  在報告期出售上年已納入合并范圍的子公司時,合并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應進行調整

  B.

  在報告期購買應納入合并范圍的子公司時,合并現金流量表中應合并被購買子公司自購買日至年末的現金流量

  C.

  在報告期內出售上年已納入合并范圍的子公司時,合并利潤表中應合并被出售子公司年初至出售日止的相關收入和費用

  D.

  在報告期內上年已納入合并范圍的某子公司發生巨額虧損導致所有者權益為負數,但仍持續經營的,該子公司仍應納入合并范圍

  參考答案:A

  15

  甲公司2009年開始研發某專利權,研究費用支付了350萬元,開發費用支付了500萬元(假定此開發費用均符合資本化條件)。該專利權于當年7月1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注冊費用和律師費用共支付了65萬元。會計上采用5年期直線法攤銷。預計5年后該專利可售得25萬元。2011年末該專利權因新技術的出現發生減值,預計可收回金額為250萬元。預計到期時的處置凈額降為10萬元。2012年末因新技術不成熟被市場淘汰,甲公司的專利權價值有所恢復,經估計,專利權的可收回價值為620萬元,處置凈額仍為1 0萬元。則2013年末此專利權的 “累計攤銷”金額為(  )萬元。

  A.

  486

  B.

  462

  C.

  506

  D.

  388

  參考答案:B

  二、多項選擇題(本類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各備選答案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請將選定的答案,按答題卡要求,用2B鉛筆填涂答題卡中題號信息點,多選、少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

  16

  關于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

  母公司應當將其控制的所有子公司(含特殊目的主體等)納入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但是小規模的子公司以及經營業務性質特殊的子公司,均不應納入合并范圍

  B.

  子公司已宣告破產,其日常管理已移交給法院指定的管理人,此時母公司不再將該子公司納入合并范圍

  C.

  母公司的合營企業、聯營企業等不應納入合并范圍

  D.

  子公司已宣告被清理整頓后,按法律規定其不能開展與清算無關的經營活動,此時母公司不再將該子公司納入合并范圍

  參考答案:B,C,D

  17

  下列說法中,對確定境外經營記賬本位幣的說法正確的有(   ).

  A.

  境外經營所從事的活動構成企業經營活動的組成部分時,兩者的記賬本位幣應保持一致

  B.

  境外經營活動與企業的交易在境外經營活動中占的比重較高時,境外經營應選擇與企業相同的記賬本位幣

  C.

  如果企業不提供資金,境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難以償還其現有債務和可預期的債務,兩者的記賬本位幣應保持一致

  D.

  境外經營所在地貨幣管制制度不允許境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隨時匯回給企業,則兩者的記賬本位幣可以不同

  參考答案:A,B,C,D

  18

  企業在確定勞務交易的完工進度時,可以選用的方法有(  ).

  A.

  已完工作的測量

  B.

  已經提供的勞務量占應提供勞務總量的比例

  C.

  已經發生的成本占估計總成本的比例

  D.

  根據實際經驗進行估算

  參考答案:A,B,C

  19

  下列各項中,應確認投資收益的有( )。

  A.

  持有至到期投資在持有期間按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認的利息收入

  B.

  可供出售債券在持有期間按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認的利息收入

  C.

  交易性金融資產在資產負債表日的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的差額

  D.

  交易性金融資產在持有期間獲得現金股利

  參考答案:A,B,D

  20

  下列各項中,應在“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貸方核算的有(  )。

  A.

  補記上年度少計的企業應交所得稅

  B.

  上年度誤將研究費計入無形資產價值

  C.

  上年度多計提了存貨跌價準備

  D.

  上年度誤將購入設備款計入管理費用

  參考答案:C,D

  21

  2012年1月1日,甲公司向其子公司乙公司100名管理人員每人授予1000份現金股票增值權。行權條件為乙公司2012年度實現的凈利潤比前一年增長6%。行權期為2年。乙公司2012年度實現的凈利潤比前一年增長5%,當年沒有管理人員離職。2012年末,甲公司預計乙公司未來一年將有4名管理人員離職。2012年1月1日,每股現金股票增值權的公允價值為9元;當年l2月31日,該增值權的公允價值為10元。下列關于股份支付對甲公司、乙公司的年度報表項目的影響說法正確的有( )。

  A.

  甲公司應增加長期股權投資480000元,同時增加應付職工薪酣+1480000元

  B.

  甲公司應增加長期股權投資480000元,同時增加資本公積480000元

  C.

  乙公司應增加管理費用432000元,同時增加資本公積432000元

  D.

  乙公司應增加管理費用432000元,同時增加應付職工薪酬432000元

  參考答案:A,C

  22

  下列關于記賬本位幣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記賬本位幣是指企業經營所處的主要經濟環境中的貨幣

  B.

  企業的記賬本位幣只能是人民幣

  C.

  無論企業采用哪種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編報的財務會計報告均應當折算為人民幣

  D.

  企業的記賬本位幣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參考答案:A,C,D

  23

  下列資產發生減值跡象時,應計提減值準備的是(  )。

  A.

  固定資產

  B.

  長期股權投資

  C.

  商譽

  D.

  采用公允價值模式后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

  參考答案:A,B,C

  24

  下列各項中,不屬于固定資產減值測試時預計其未來現金流量應考慮的因素有(  )。

  A.

  與所得稅收付有關的現金流量得稅收付有關的現金流量

  B.

  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或者流出

  C.

  與預計固定資產改良有關的未來現金流量

  D.

  與尚未做出承諾的重組事項有關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

  參考答案:A,B,C,D

  25

  計算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資本化率時,應考慮的因素有( )。

  A.

  溢折價的攤銷

  B.

  借款的時間

  C.

  借款利率

  D.

  資產支出

  參考答案:A,B,C

  三、判斷題(本類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請將判斷結果用28鉛筆填涂答題卡中題目信息點。表述正確的,填涂答題卡中信息點[√];表述錯誤的,則填涂答題卡中信息點[譣。每小題判斷結果正確得1分,判斷結果錯誤的扣0.5分,不判斷的不得分也不扣分。本類題最低得分為零分。)

  26

  對于已確認減值損失的可供出售債務工具,如果以后期間公允價值已上升且客觀上與確認原減值損失后發生的事項有關的,應在原確認的減值損失范圍內按已恢復的金額轉回,計入當期損益。( )

  參考答案:對

  27

  事業單位接受固定資產捐贈時,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

  參考答案:錯

  28

  企業有充分、合理的證據表明會計政策變更的合理性,且能說明變更后可提供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的理由,即可對會計政策進行變更,而不必經過股東大會或董事會等類似機構的批準。 (  )

  參考答案:錯

  29

  自用房地產轉換為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時,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的差額,屬于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  )

  參考答案:對

  30

  購入材料在采購過程中發生的合理損耗會影響購入材料的總成本。(  )

  參考答案:錯

  31

  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不需要計提折舊,但是對于季節性停用的固定資產應該計提折舊。(  )

  參考答案:對

  32

  投資企業對被投資方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采用比例合并法核算。在確定能否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時。應當考慮投資企業和其他方持有的被投資單位當期可轉換公司債券、當期可執行認股權證等潛在表決權因素的影響。(  )

  參考答案:錯

  33

  在資本化期間內,外幣專門借款本金及利息的匯兌差額應予資本化。(  )

  參考答案:對

  34

  附有銷售退回條件的銷售,企業根據以往經驗能夠合理估計退貨可能性的,通常應在售出商品退貨期滿時確認收入.(  )

  參考答案:錯

  35

  會計信息更多強調相關性,如果采用其他計量屬性可提供更多信息的,將采用歷史成本以外的其他計量屬性,該財務報告目標是定位于受托責任觀。(  )

  參考答案:錯

  四、計算分析題(本類題共2小題。第1小題12分,第2小題10分,共22分,凡要求計算的項目,除特別說明外,均須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出現小數的,均保留小數點后兩住。)

  36

  

  要求:分別計算上述存貨的期末可變現凈值和應計提的跌價準備,并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以萬元為單位)。

  參考解析:

  本題考核存貨跌價準備的計算和相應的會計分錄。

  (1)乙材料的計算。

  可變現凈值=220-25=195(萬元)

  材料成本為250萬元,應計提跌價準備55(250-195)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 550 000

  貸:存貨跌價準備 550 000

  (2)丙材料的計算。

  有合同的丁產品可變現凈值=40×(1-10%)×7=252(萬元)

  有合同的丁產品成本=15×(30÷20)×7+10×7=227.5(萬元)

  有合同的丁產品沒有發生減值,因此這部分丙材料應該按照成本計量。

  無合同的丁產品可變現凈值=35×(1-10%)×13=409.5(萬元)

  無合同的丁產品成本=15×(30÷20)×13+10×13=422.5(萬元)

  由于無合同丁產品的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所以無合同的丁產品耗用的丙材料應該按照可變現凈值計價。

  無合同的丁產品耗用的丙材料的可變現凈值=35×(1-10%)×13-10×13=279.5(萬元)

  無合同部分的丙材料成本=15×(30÷20)×13=292.5(萬元)

  無合同部分的丙材料應計提的跌價準備=292.5-279.5=13(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 130 000

  貸:存貨跌價準備 130 000

  37

  

  

  要求:

  (1)確定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項中資產,負債在2013年12月31目的計稅基礎,同時比較其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計算所產生的應納稅暫時性差或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金額.

  (2)計算甲公司2013年應納稅所得額、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和所得稅費用.

  (3)編制甲公司2013年確認所得稅費用的會計分錄.

  參考解析:

  本題考核所得稅費用的確認和計量。

  (1)①應收賬款賬面價值=5000-500=4500(萬元),應收賬款計稅基礎=5000萬元,應收賬款形成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5000-4500=500(萬元)。

 ?、陬A計負債賬面價值=400萬元,預計負債計稅基礎=400-400=0,預計負債形成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400-0=400(萬元)。

 ?、鄢钟兄恋狡谕顿Y賬面價值=4000+200=4200(萬元)。國債利息收入200萬元屬于免稅收入,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允許稅前扣除,故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計稅基礎是4200萬元,不是4000萬元。國債利息收入形成的暫時性差異=4200-4200=0。

 ?、艽尕涃~面價值=2600-400=2200(萬元),存貨計稅基礎=2600萬元,存貨形成的可抵扣暫時|生差異=2600-2200=400(萬元)。

 ?、萁灰仔越鹑谫Y產賬面價值=4100萬元,交易性金融資產計稅基礎=2000萬元,交易性金融資產形成的應納稅暫時|生差異=4100-2000=2100(萬元)。

  (2)①計提的壞賬準備500萬元暫未發生,不應稅前扣除,應納稅調增。②預計A產品在售后服務期間將發生的費用400萬元應納稅調增。③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400萬元暫未發生,不應稅前扣除,應納稅調增。④當年確認國債利息收入200萬元屬于免稅收入,應稅前扣除。⑤交易性金融資產在持有期間公允價值變動2100萬元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調減。

  ?因此,應納稅所得額=會計利潤+納稅增加額一納稅減少額+境外應稅所得彌補境內所得一彌補以前年度虧損=6000+(500+400+400)-2100-200=5000(萬元)

  應交所得稅=5000×25%=1250(萬元)遞延所得稅資產=(500+400+400)×25%=325(萬元)

  遞延所得稅負債=2100×25%=525(萬元)

  所得稅費用=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負債發生額一遞延所得稅資產發生額=1250+525—325=1450(萬元)

  (3)相關的賬務處理如下。

  借:所得稅費用 14 500 000

  遞延所得稅資產 3 250 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12 500 000

  遞延所得稅負債 5 250 000

  五、綜合題(本類題共2小題,第1小題18分,第2小題15分,共33分,凡要求計算的項目,除特別說明外,均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出現小數的,均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38

  

  

  

  要求:

  (1)判斷資料(1)中相關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哪些不正確(分別注明其序號)。

  (2)對資料(1)中判斷為不正確的會計處理,編制相應的調整分錄。

  (3)判斷資料(2)相關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哪些屬于調整事項(分別注明其序號)。

  (4)對資料(2)中判斷為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的,編制相應的調整分錄。(逐筆編制涉及所得稅的會計分錄;合并編制涉及“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的會計分錄;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參考解析:

  本題考核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非調整事項的判斷和相關的會計處理。

  (1)資料(1)中,①錯誤,甲公司應在收到乙公司代銷清單時才確認銷售商品收入。②錯誤,在預收款銷售商品時,甲公司在收到最后一筆款項時交付商品,發出該商品時才確認收入。③錯誤,計算可收回金額時,未考慮資產的處置費用。

  (2)正確的分錄如下。

  借:發出商品 20 000 000(200×10×104)

  貸:庫存商品 20 000 000

  借:應收賬款——乙公司 11 200 000

  銷售費用 500 000 (100×10×5%×104)

  貸:主營業務收入 10 000 000(100×10×104)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 700 000

  借:主營業務成本 8 000 000(100×8×104)

  貸:發出商品 8 000 000

  事項①的調整分錄如下。原會計處理多確認收入1000(2000-100×10)萬元,多確認銷售費用50(100-100×10×5%)萬元,多確認應收賬款950(1900+170-1120)萬元,多結轉主營業務成本800(1600-800)萬元。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主營業務收入 1 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銷售費用 50

  應收賬款——乙公司 950

  借:庫存商品 8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主營業務成本 800

  調整應交所得稅=(1000-50-800)×25%=37.5(萬元)。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37.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所得稅費用 37.5

  事項②的調整分錄如下。

  調整銷售收入。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主營業務收入 1 000

  貸:預收賬款——丙公司 1 000

  調整銷售成本。

  借:庫存商品 78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主營業務成本780

  調整應交所得稅=(1000-780)×25%=55(萬元)。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5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所得稅費用 55

  事項③的調整分錄如下。

  資產存在減值跡象時,應估計資產的可收回金額。按照可收回金額低于賬面價值的差額計提減值準備??墒栈亟痤~,應當根據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間較高者確定。對于甲公司持有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1500-20=1480(萬元);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為1450萬元。因此可收回金額為1480萬元,減值準備=1800-1480=320(萬元)。原處理少計提了20(320-300)萬元減值準備.需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5(20×25%)萬元。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資產減值損失 20

  貸: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 2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所得稅費用 5

  (3)資料(2)中,①、②都屬于調整事項,前者在資產負債表所屬會計期間已確認收入,但日后發生銷售退回,因此需調整財務報表相關項目的金額。后者在資產負債表日已判斷應收賬款可能發生損失,但沒有最后確定是否會發生,在日后法院宣告付款方破產證明了該判斷的成立,因此需修正資產負債表日所做的估計。

  (4)事項①的調整分錄如下。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主營業務收入 3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51

  貸:應收賬款——戊公司 351

  借:庫存商品 24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主營業務成本 240

  調整應交所得稅=(300—240)×25%=15(萬元)。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1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所得稅費用 15

  事項②的調整分錄如下。

  補提壞賬準備=300-180=120(萬元)。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資產減值損失 120

  貸:壞賬準備 120

  調整遞延所得稅資產=120×25%=30(萬元)。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3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所得稅費用 30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借方余額=[(1000-50-800)+(1000-780)+20+(300-240)+120]×(1-25%)=427.5(萬元),調整“利潤分配=427.5×10%=42.75(萬元),調整法定盈余公積=427.5-42.75=384.75(萬元)。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384.7

  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 42.7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本年利潤 427.5

  39

  

  要求:

  (1)編制乙公司確認壞賬準備有關的會計分錄。

  (2)計算乙公司重組后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和重組損益,并編制乙公司有關業務的會計分錄。

  (3)計算甲公司重組后應付賬款的賬面價值和重組損益,并編制甲公司有關業務的會計分錄。

  (4)分別編制甲公司、乙公司2013年5月31日結清重組后債權債務的會計分錄。

  參考解析:

  本題考核以修改其他債務條件進行債務重組的會計處理。

  (1)乙公司確認壞賬準備的相關會計分錄如下。

  借:資產減值損失 2 800 000

  貸:壞賬準備 2 800 000

  (2)對于乙公司,債務重組后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公允價值)=2340-400=1940(萬元),

  債務重組損失=(2340-280)-1940=120(萬元)。

  借:應收賬款——債務重組 19 400 000

  壞賬準備 2 800 000

  營業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 1 200 000

  貸:應收賬款——甲公司 23 400 000

  (3)對于甲公司,債務重組后應付賬款的賬面價值:2340—400=1940(萬元),預計負債=100萬元,債務重組利得=2340-1940-100=300(萬元)。

  借:應付賬款——乙公司 23 400 000

  貸:應付賬款——債務重組 19 400 000

  預計負債 1 000 000

  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利得3000000

  (4)2013年5月31日乙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20400000

  貸:應收賬款——債務重組 19 400 000

  財務費用 1 000 000

  同日甲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應付賬款——債務重組 19 400 000

  預計負債 1 000 000

  債務重組 19 400 000

  預計負債 1 000 000

  貸:銀行存款 20 400 000

如果遇到報考疑惑,可點擊免費咨詢,一對一報考指導
免費試聽
報考提醒
關注官微

關注尚德機構官網

下載APP

下載尚德機構APP

企業合作
精品厕所偷拍各类美女tp嘘_老司机午夜精品99久久免费_欧美成人一区二区_亚洲国产AV情欲放纵